大连海岛旅游网—有滨城特色的大连旅游网站!
大连海岛旅游网
当前位置: > 资讯> 专稿>
活跃在长山群岛的科技“弄潮儿”
时间:2011-01-05 10:50 来源:未知 作者:战庆国 点击:

活跃在长山群岛的科技“弄潮儿”
战庆国

新年伊始,黄海深处的长山群岛再传捷报:2010年长海县渔业产值达52.7亿元,比上年增长15.1%,终于告别了因养殖受灾而多年徘徊的困顿局面。能实现这一转变,该县通过加大科技兴海力度,实施现代海洋牧场建设是其中的关键因素,而岛上几位有影响力的科技“弄潮儿”的模范带头作用,更是厥功甚伟。

王诗欢:探秘“龙宫”的先锋
     尽管过去三载有余,作为大连獐子岛渔业集团海洋生物技术研发中心总监的王诗欢,依然忘不了自己首次登上联合国讲坛的那一幕。那年,他仅仅33岁;那次,他是中国唯一的参会企业代表;那天,他的精辟发言赢得了各国代表的热烈掌声。
谁都信奉“科技就是生产力”这句至理名言,不过在企业,更注重的是实用技术,没几个愿做出力不讨好的基础科学研究。而志存高远的獐子岛渔业,却秉承“耕海万顷,养海万年”的发展理念,义无返顾地投入到基础学科研究之中。王诗欢,这位毕业于中国海洋大学的高才生,被公司寄予厚望,成为探索“龙宫”奥秘的“先锋官”。
自2003年被獐子岛渔业“挖”来后,王诗欢以其睿智和勇气,凭借简陋设备,带领区区数人,一头扎进奥秘无穷的海洋大世界,开始了“探索发现”之旅。
“战略合作、项目对接”——这是王诗欢探索出来的产学研相结合的企业创新发展之路。他将目光瞄准高院、高校,在中国海水养殖业领域首度成功地创建了“院企合作模式”、“校企联盟模式”和“自主开发模式”。当“中国科学院海洋所——獐子岛渔业博士后流动站”首次亮相,当“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——獐子岛渔业海洋生态养殖联合实验室”赫然挂匾,当“国家重点海洋观测平台——黄海海洋观测站”隆重落户,獐子岛渔业,包括王诗欢自己,终于彻底结束了“一座小楼立海头,眼前海水无尽头,茫然无绪涌心头,不知何时熬到头”这种形单影只的研发历史,建起了一支包括海洋学者、院士、博士、教授为主力的精锐之师,为长山群岛海洋渔业的科学发展奠定下了最坚实的人才基础。依靠这支实力雄厚的人才研发队伍,仅仅六年时间里,“中科红”、“蓬莱红”、“大连1号”、“三倍体牡蛎”以及自主研发的“海大金贝”等一系列良种悉数亮相,中国最大的海水净化车间金贝广场、中国唯一的虾夷扇贝原良种厂等一系列渔业现代化工程相继建成,从而一举使獐子岛渔业成为中国渔业走向世界的“新领军者”。


 

魏振禄:喜爱“折腾”的能人
在海珍品育苗界,提起魏振禄其人,长山群岛无人不晓,大连各地也是名声显赫。这不仅是因为他的育苗技术,还缘由他的“爱折腾”。
初入育苗行业,魏振禄就表现出了自己“爱折腾”的本性。1996年,魏振禄牵头在大连地区率先搞起了栉孔扇贝三倍体育苗试验,培育抗病力更强的健康“新一代”,并终获成功。为此,县里还特意到海洋岛召开现场会,大面积推广这一新品种。魏振禄的这一创新举动令许多人为之侧目。
2003年,海洋乡企业进行改制,魏振禄盘下了乡育苗场的全部资产,组建成私营企业——大连长海振禄水产有限公司。按说当上了“老板”,育苗场也成了“自家财产”,魏振禄该稳稳当当地经营吧?可是他根本就不是个“安分人”,还在继续“折腾”——不断寻找新的项目,不断尝试新的品种。可是,对于风险极大的育苗行业来说,“伤心总是难免的”。当时进行扇贝育苗试验,由于水温、技术等原因,苗种几天内就死掉了80%,一笼笼的扇贝苗种转眼间变成了空壳,损失300多万元。2006年,公司进行羊栖菜繁育试验时,由于所在海区遭受不明海流袭击,正在试验中的苗种全被冲走,连试验的物资也沉入大海,又损失了70万元。尽管压力和指责铺天盖地而来,但魏振禄既不气馁,更不放弃,在育苗创新的道路上顽强地“折腾”到底。
2005年起,魏振禄倾注了大量的心血和精力,对栉孔扇贝这一海岛传统养殖品种进行改良。为保证繁育效果,他和公司员工花费整整三天时间,对种贝进行精挑细选,最后从公司20多万枚扇贝中遴选出不到2000枚作为种贝,筛掉的比例高达99%,真是“百里挑一”。历经三年,改良后的栉孔红贝育苗和养成获得圆满成功,市场价格每公斤6元多,比老品种翻了两番。随后,魏振禄又“马不停蹄”,组织实施加拿大巨扇贝引种、繁育和暂养项目获得成功。在眼下长海主打养殖品种虾夷扇贝连年遭灾的情况下,加拿大巨扇贝正成为广大养殖户青睐的“新宠”,甚至有望成为长海未来的主导养殖产品。
几番“折腾”下来,魏振禄的公司今年可实现产值4000万元,相当于两年前的10倍之多。

阮克明:敢吃“螃蟹”的勇士
现任大连海明水产有限公司董事长的阮克明,曾经有一个令人羡慕的“铁饭碗”——广鹿岛农行主任。当年他毅然辞职下海,承包乡里的育苗室和养殖台筏,成了地地道道的渔民。
“旱鸭子”下海,很多人都不看好。因为近年来,广鹿乡乃至长海县的浮筏养殖业连年受遭,产品死亡现象较为严重,许多养殖业户不赚反赔。但阮克明通过平时的调查研究认为,海水养殖行业依然有很大的潜力。能不能养好,关键看怎么养。
这些年来,由于岛上养殖业发展迅猛,养殖规模不断扩大,加之传统的粗放型养殖方式,已经导致局部海域生态环境损伤,养殖环境日益恶化。要重振养殖业雄风,唯有大力推行科学养殖模式,实施产品结构调整。随后,阮克明屡屡“勇吃螃蟹”,开始了一系列创新之举。
2005年,当广鹿岛的其他养殖户们因受灾还在彷徨观望的时候,阮克明第一个在岛上实施台筏稀疏减量,自己的台筏数迅速从2000台筏缩减至800台。年终一核算,收入不减反增。
随后,阮克明在岛上又率先进行大规模的贝藻套养。所谓贝藻套养就是以类似浮筏养殖的方式,将虾夷扇贝和各类海藻混合养殖。由于藻类养殖周期短、收益快,对改善海域生态环境、提高养殖产量的作用相当明显,阮克明的大胆创新又一次让他收获颇丰。
2008年,阮克明投入100多万元,再次在岛上首次开展网箱海参自然采苗实验。这项技术使得海参野生繁殖和人工养殖的优势得以结合,在保证野生品质的前提下,成长期缩短半年以上,为海参这种高端海珍品的养殖探索出来一条“两全其美”的途径。实验成功后,阮克明并没有“独吞”技术,而是通过协助有关部门举办科技培训班、现场传授养殖经验等形式,积极向周围的养殖业户推广,使海参网箱自然采苗技术在广鹿岛上迅速得到普及,目前全乡已发展到了2000多箱。在自身受益的同时,阮克明还实现了带动乡亲们共同致富的心愿。


 

孙延发:追求“唯美”的智者
    曾有外商专程赶到大连钓鱼岛海洋食品有限公司,找到“钓鱼岛主”孙延发,商谈收购“钓鱼岛”商标一事。尽管外商开出的价码相当诱人,但仍被孙延发婉拒。“‘钓鱼岛’就像我的孩子,倾注了我太多的心血,怎么舍得为了眼前这点儿小利而卖掉自己的孩子呢?”
从“海碰子”到“倒爷”,再到公司董事长,孙延发在自己生命的前38年中不断转换着角色,终于在追求“唯美”的征程中找到了自己的人生坐标。当他投资600余万元,于2002年开始草创钓鱼岛海洋食品加工园区时,他就倾注了全部的激情,依靠科技力量精心打造着自己的海珍品王国。
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保健意识的增强,长海出产的刺参越来越受“热捧”。素来对海参情有独钟的孙延发,敏锐地从中寻到了商机,在精加工方面开始大做文章。在海参加工行业中,“钓鱼岛”最先运用了中国航天方面尖端的宇航冻干舱技术,使加工后的海参仍然保留95%以上的活性营养成分,可以说是海参加工进程中一次划时代的革命。为了确保加工过程的高水准,“钓鱼岛”特意从沈飞集团采购了全套设备。“可以说,我们是按照生产飞机的标准来加工海参的。”孙延发对此颇为自豪。
随着宇航冻干技术在海参行业内的广泛采用,孙延发又推出新的“独门秘籍”——海参切片速复水技术,运用高科技手段,将海参切成1毫米左右的薄片,约200片连在一起,在外形上依然保持了海参的完整性,但浸泡时有效增加了海参与水的接触面积,极大地方便了消费者。
在“钓鱼岛”,随处都能够感受到孙延发的“完美主义”风格。从纯净海域抽取海水,经过层层过滤后直接注入车间,用来蒸煮同样采自这一海域的海参,确保加工产品的原汁原味。厂房顶上安装了先进的空气净化空调,保证加工过程中的海参不会受到空气污染。而在胶囊生产车间,净化级别甚至达到了制药企业的标准。
得益于孙延发的精益求精,“钓鱼岛”已经在短短几年内成长为辽宁省著名商标和大连市民喜爱的商标,成了“长海海参”的金字招牌,被消费者广为认可。
 

 
顶一下
(1)
50%
踩一下
(1)
50%
(责任编辑:大连海岛旅游网) 关键字:

相关信息

推广合作热线:0411-39622688 推广信息
  • 最新资讯
辽公网安备 21020202000115号 网络经济主体信息 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经营许可证编号:辽B2-20210070
大连旅游电话:0411-39622688 39563588 39563788 海岛旅游游客QQ群:17915952 海岛旅游同业QQ群:64494266
本站相关热词:大连海岛旅游网 - 大连旅游网 -长海县旅游 - 海岛旅游 - 大连旅游